与好人有约 给心灵带来长久的美好
感动,是细细下着的雨,是默默流着的泪,每年早春时节,它如约而来。和善良、正直、勇敢、高贵的人们约会,每年的春天也因此更有春意……自2002年起,中央电视台《感动中国》每年举办一次,在全国评选震撼人心、令人感动的人物。《感动中国》被誉为“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”。连续14年主持颁奖典礼,一起来听敬一丹与《感动中国》的故事。
《早春的种子》
作者/敬一丹
早春的时候,最适合静下心来,想想留在心底的人。
这也是一个播种的季节,《感动中国》想做的就是在心灵里播下一粒种子,虽然这粒小小的种子并不会马上长成参天大树,但内在的生命力使得它终会生长起来,带来长久的美好。
十四年前,我们种下一颗种子,今天,它变成了树的模样。
△2006年,《感动中国》向老兵致敬
这个将从无到有的节目是什么形态,在哪个频道、哪个栏目播,都不太清楚,听说先在栏目里试试,作为《东方时空》年终特别节目,一期播不完,就播两期。我在想象它的模样,对它似乎没有太高估价。
他们新鲜又熟悉,陌生又亲切,他们是不同的,而骨子里却又相同。
这样的人让我的敬意油然而生。带着由衷的敬意,朴素而郑重地表达敬意,我依稀感觉到了这个节目的模样。
感动,是细细下着的雨,是默默留着的泪,是你心底里最柔软的东西。
就这样,每年早春,我都和《感动中国》在一起。
准备这个节目时,正值隆冬,我的心却总因它而温暖。
我与《感动中国》相伴了 14年,这个节目对我来说,是每年早春和好人的约会。每年的春天也因此更有春意。
花开无声,却依旧美
致敬,
向没有奖杯的“白方礼们”
他流着汗蹬着三轮车,他拿着辛苦挣来的钱去给学生捐款,他愈发体弱,却依然竭尽全力。18年,他靠登山轮车的收入资助了300多个学生。2005年,92岁的老人告别了他所挚爱的世界。
这就是曾经两度进入《感动中国》候选范围,最终却没能获奖的助学老人——白方礼。
两度没能入选,留下太多遗憾。《感动中国》因此受到一些观众的批评:”为什么白方礼“不能感动中国?”这样的批评至今还在网上流传。
每年到了评选的最后阶段,都是特别纠结的时刻。名额有限,很多候选人未能入选,很多像白方礼这样的好人没能在《感动中国》接受致敬。想起来,心里就不安,几乎没法面对。
终于,在《感动中国》十年的时候,颁奖典礼上设立了一个特别的环节:向“白方礼们”致敬。这个迟到的致敬,有着别样的分量,别样的意味。一个“们”字,蕴含着很多、很多。
不管有没有掌声,
不管有没有喝彩,
他们都一如既往,
他们本来就并不在意什么奖杯,
他们只是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这样的故事还在发生,
这样的人,就在身边。
(文字节选自《我遇到你》 作者/敬一丹)
猜你喜欢
本期监制/ 杨继红 主编/李浙 编辑/孙毛宁